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大全
二字艾子 百家 稗海 稗史 稗说 秕言 笔乘 笔记笔精 笔史 笔谈 裨勺 辟寒 辩林 秉异 病约蚕衣 茶记 茶经 阐义 潮说 塵史 谶论 成语 传记 传奇 传载 丛说 丛语 醋说 脞说 嗒史黛史 窦存 妒记 妒律 短长 耳书 耳谈 耳新耳邮 迩说 迩训 迩言 泛说 非烟 负卦 亘史 宫艳 觚剩 怪集 官话 广说 闺律 鬼董 鬼窟郭子 豪谱 虎荟 虎苑 花品 花史 话腴 荒略机警 鸡谈 记梦 记异
明清的手札
近现代书画名家荟萃,在他们的作品中,手札是一种独特的形式,更能自然地再现他们在乱世背景下特有的人文情怀和博大胸襟,可谓寸纸之内见洞天。 从手札(手稿)入手来寻找中国书法的真谛,这个路径得到书法理论家广泛认可。书法中最率意的文字,莫过于手札(手稿)。于此可窥见中国文人的性灵、才气、风度及修养。欢迎欣赏。王世贞王世贞(1526-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明代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嘉
《儒林外史》是讽刺文学典范
清代前期,文化管制严酷,可圈可点的文学作品较少。到了中后期,渐次有了几部堪称伟大的作品,《儒林外史》《红楼梦》《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皆属此类。《儒林外史》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大约在1750年前后成书,作者吴敬梓为此付出了20年的光阴。古籍,大多都是古人耗尽一生的心血写成,不像现在速生而高产的作家们,一两年就能写出一部,甚至十天八天就能写出一本书来。《儒林外史》
陆烜:善于保护古籍的清代隐士
清代隐士陆烜 禹天建 图陆烜(1737—1799),浙江平湖人,清代乾隆年间的藏书家、书画家、校勘家。浙江平湖陆家本是名门望族。明代唯一一位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兼任三孤(少师、少傅、少保)的官员——陆炳便出自该家族,陆炳生母为嘉靖帝的乳母,他从小和嘉靖熟悉,而且在火灾中救过其性命,所以嘉靖帝对他十分信任;康熙年间礼部侍郎陆葇和理学儒臣陆陇其,也均出自该家族。陆煊十几岁时曾经考中过秀才,后到杭州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十六卷,《续笔》十六卷,《三笔》十六卷,《四笔》十六卷,《五笔》十卷,全书合七十四卷。宋洪迈(1123-1202)撰。迈字景卢,江西鄱阳人,绍兴进士,历端明殿学士。因洪氏号容斋,故以其为书名。作者一生博学多闻,对经、史、百家、医、卜、星、算诸学无不深究。凡有所得,则随笔记之。先成《随笔》十六卷,刻于婺州,淳熙间传人宫中,深得孝宗称赞,洪迈遂接续写《续笔》、《三笔》、《四笔》、《五笔》,
《日知录》
〖日知录〗三十二卷,清顾炎武(1613-1682)撰。炎武为学,赞成张载“太虚”、“气”、“万物”三者统一的学说,承认“气”是宇宙的实体。主张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反对空谈心、理、性命,认为六经之旨与当世之务应该结合,提出舍经学无理学的命题。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对后来考据学有深远影响。此书为顾炎武一生思想与学术研究的代表作,取《论语·子张篇》“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古史撷趣:老师工资叫“束脩”
工资一般都称作“薪水”,是打柴汲水的意思。语出《南史·陶潜传》:“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陶潜派了一个仆人帮儿子打柴汲水。后来人们就把“薪水”引申为工资了。但老师的工资为何又称“束脩”呢?这要从“束脩”一词的本义说起。“束脩”就是一束肉干,又称肉脯,有点类似现在的腊肉。古时候,肉属奢侈品,普通百姓吃一次肉不容易,不像现在可以随随便便大快朵颐。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只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才能吃上肉。古时
《西游记》中,谁长得像灶王爷
《西游记》中,观音菩萨到长安寻找取经人,暂时住在哪一位守护神家里了呢?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城市或一方土地的守护神呢?《水浒传》中,李师师说李逵长得像土地庙的小鬼,为何土地庙里会有判官和小鬼?《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谁长得像灶王爷?在希腊神话中,一些重要的城邦往往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如雅典的守护神是雅典娜,而雅典城内的守护神还有提修斯,雅典郊区法勒龙地区的守护神是英雄法勒罗斯。此外,一些家族又有自己家
明儒学案·甘泉学案·文定王顺渠先生道
王道字纯甫,号顺渠,山东之武城人。正德辛未进士,选庶吉士。山东盗起,欲奉祖母避地江南,疏改应天教授,召为吏部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大学士方献夫荐其学行淳正,可任宫僚,擢春坊左谕德,引疾辞归。嘉靖十二年起南京祭酒,明年回籍。二十五年起南太常寺卿,寻陞南户部右侍郎,改礼部,掌国子监事,又改吏部而卒。赠礼部尚书,谥文定。 先生所论理气心性,无不谛当。又论人物之别,皆不锢於先儒之成说,其识见之高明可知。
困知记
《困知记》又名《罗整庵先生困知记》。是明罗钦顺学术思想专著。本书成于明嘉靖七年(1528),作者有自序。《续记》成于嘉靖十年(1531),又有附录1卷。据《自序》说:“名以困知,著其实尔。”也就是记述作者为学的实际思想和轨迹。据康熙四十七年(1708)张伯行序对 “困知”之名解释说: “其以困知命篇者,亦以始则不得其门,中则疑信未决,晚岁用功愈坚,自知愈审,兢兢业业,惟恐其入于他歧而不自出耳。”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