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卷第二十四 神仙二十四 張殖
本卷(回)字数:2058

張殖彭州導江人也。遇道士姜玄辨,以六丁驅役之術道教認為六丁為陰神,為天帝所役使;道士則可用符籙召請,以供驅使。後󿀆󿀂梁節王暢傳:「從官卞忌自言能使六丁。」李賢注:「六丁,謂六甲中丁神也。若甲子旬中,則丁卯為神,甲寅旬中,則丁巳為神之類也。役使之法,先齋戒,然後其神至,可使致遠方物及知吉凶也。」按: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授之。大曆中,西川節度使崔寧,嘗有密切之事至人走馬入奏。發已三日,忽於案上文籍之中,見所奏表淨本淨本,謂謄寫清楚之定本。猶在;其函中所封,乃表草表草,謂表文草稿。三國志崔琰傳:「從訓取表草視之。」耳。計人馬之力,不可復迫,憂惶不已,莫知其計。知術,召而語之。曰:「此易耳,不足憂也。」乃炷香一爐,以所寫淨表置香煙上,[00599]忽然飛去。食頃,得所封表草墜於前。及使回問之,並不覺。進表之時,封題印署如故。崔公深異之,禮敬殊常。問其所受道之由。云:「某師姜玄辨至德中,於九龍觀捨力焚香數歲,因拾得殘缺經四五紙,是太上役使六丁法,咒術備足,乃選深山幽谷無人跡處,依法作壇持咒,晝夜精勤。本經云,一十四日,玄辨爲九日而應。忽有黑風暴雨,驚駭於人,視之雨下,而壇場不濕。又有雷電霹靂,亦不爲驚懼。良久,見奇形異狀鬼神繞之,亦不爲畏。須臾,有鐵甲兵士數千,金甲兵士數千,噉噪而下,亦不驚怖。久之,神兵行列,如有所候。卽有天女,著繡履繡衣,大冠佩劍立,向玄辨曰:『旣有呼召,有何所求。』玄辨以術數爲請。六丁兵仗,一時隱去。自此每日有一丁侍之。凡所徵求,無不立應,以術授。謂曰:『術之與道,相須而行。道非術無以自致,術非道無以延長。若[00600]得術而不得道,亦如欲適萬里而足不行也。術者雖萬端隱見,未除死籙。固當棲心妙域,注念丹華,立功以助其外,鍊魄以存其內,內外齊一,然後可適道,可以長存也。峨眉山中,神仙萬餘人,自皇人道家稱泰壹氏為皇人。羅泌路史前紀三泰壹氏:「泰壹氏,是為皇人,開圖挺紀,執大同之制,調大鴻之氣,正神明之位者也。」統領,置宮府,分曹屬,以度於人。吾與汝觀道之纖芥,未造其玄微。龍蛇之交,與汝入洞府,朝真師,庶可以講長生之旨也。』師玄辨隱去二十餘歲。此年龍蛇之交,當隨師登峨眉,入洞天,不久往矣。」是年大曆十二年丁巳,玄辨隱去,不復見。仙傳拾遺

 

白话译文】张殖是彭州导江人。他遇到道士姜玄辨,姜玄辨就把“六丁驱役”的法术传授给他。大历年间,西川节度使崔宁,曾经有秘密紧急的事,派人骑马奔京中奏报。出发已经三日,忽然在桌案上的文籍当中,见所奏报的奏章誊清本还在桌案上,那函中封的是奏章的草稿而已。估计一下人马的速度,不可能再追上了。崔宁又愁又怕,坐卧不安,不知该怎么办。他知道张殖会法术,就把他找来对他讲了。张殖说:“这很容易,不值得发愁。”于是他点燃一炉香,把誊清的奏章放在香烟上。奏章忽然飞去。一顿饭的时间,那所封的奏章草稿落到张殖面前。等到使者回来一问,使者并没发觉,递上奏章的时候,封函上的题字和印章和原来一样。崔宁深感惊异,对张殖非常敬重。他问张殖是怎样学会道术的。张殖说:“我的老师是姜玄辨。至德年间,老师姜玄辨在九龙观下力气烧了几年香,因为拾到四五页残缺的经书纸片,上面书写的是太上的“役使六丁”法,咒语法术很完备。于是他就到深山幽谷中选了一个没有人迹的地方,依照那上面叙述的方法制作法坛,拿着咒语,不分昼夜地精心研究,勤奋练习。本来经文上说要十四天才能见效,而老师姜玄辨作了九天就应验了。忽然出现了黑风暴雨,令人害怕。一看,下雨了。但是坛场没被浇湿。又有雷电霹雳,他也不惊慌。许久,便有奇形怪状的鬼神围绕着他,他也不害怕。一会儿,有几千名铁甲兵士,几千名金甲兵士,向下看着,吵嚷着降落下来。他还是不怕。过了一会儿,神兵站成排,好像在等候什么人。立即就有一位天女,穿着绣花鞋绣花衣,戴着高大的帽子,佩带宝剑,站在那里。她问姜玄辨说:‘既然有招呼,你有什么要求吗?’姜玄辨便要求教他道术。这时再看,神兵、武器,一时全都隐去了。从此,每天只有一名兵丁侍候他,凡是有什么要求,没有不立刻答应的。后来他又把道术传授给我。他对我说:‘术和道,是相辅相成的。道没有术不能自己成功;术没有道不能维持长久;如果得术而不得道,也就像想要到达万里之地而脚不走路。术,尽管它变化万端,时隐时现,但是自己的名字还没从死册上除去,就一定要潜心到妙境中,一心想着炼丹,磨炼功力作为身外的辅助,修养心神作为内因的保障,内外一致,然后可以得道,可以保持长久。峨眉山中,有一万多名神人,自有天帝统领,还设置宫府,分立官署,用来超度人们。我和你见到的道术还是微不足道的,未到达那玄妙精微的境地。在龙年和蛇年交替的时候,我和你一块入洞府,去拜见一位真正的仙师,可以给咱们讲一讲长生的要旨呢!’老师姜玄辨隐去二十多年。今年正是龙蛇交会的时候,应当跟着老师登峨眉山,进洞天。不久便要去了。”这一年是大历十二年,丁巳岁,张殖和姜玄辨都隐去了,不再出现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