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禮記二十卷圖譜一卷,毛萇傳,鄭玄箋,陸德明音義,楊守敬陸德明乃有德、善辨、博聞、明經之士,南朝陳至德初年,采漢魏六朝以來音切二百三十餘家,又兼采諸儒訓詁,考諸本異同,撰成經典釋文自序:「癸卯之歲,承乏上庠,因撰集五典孝經論語爾雅等音。古今並錄,經注畢詳,訓義兼辨。」此處 「癸卯之歲」,即南朝陳後主至德元年「公元五八三年」。時陸德明國子助教,故稱「承乏上庠」,撰集經典釋文經典釋文首卷為序錄,述經學授受源流,為後世經學論者之重要參研文獻。正文為音釋周易一卷、古文尚書二卷、毛詩三卷、周禮二卷、儀禮一卷、禮記四卷、春秋左氏傳六卷、春秋公羊傳一卷、春秋穀梁傳一卷、孝經一卷、論語一卷、老子一卷、莊子三卷、爾雅二卷,凡三十卷。北宋以前,孟子不列於經,而則自西晉以降向為士大夫所推重。陸德明生當南朝,薰染時俗,故列老子莊子為經典,悉心加以音釋。此禮記陸德明所音釋群經之一。

科舉取士盛也,試雖略有變改,然仍以經義取士為先。众舉子所願多為發跡,如此,則儒家經典遂成士子必讀之,因而所求甚廣。四方書肆,尤閩建書肆機敏,競相爭刻以足其求,而亦有利圖。一時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點校毛詩纂圖互注周禮京本點校附釋音重言重意互注周禮纂圖互注禮記京本點校附釋音纂圖重言重意互注禮記纂圖互注春秋經傳集解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論語纂圖互注荀子纂圖互注南華真經等帖括之書相繼而出,此禮記亦如之。然猶袁寒雲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論語所言:「此雖一時帖括之書,而猶存古注之舊,矧為中土從未見於著錄之本,自海外得之,斯尤足貴者。」

所謂纂圖,為全書之輔,於卷前所附圖像、圖解或地圖等,佐讀者知經義也。如禮記舉要圖分商建國圖周制建國圖天子縣內圖方伯連帥圖王制九命圖等,於禮記經義之解甚有助焉。

重言,標詩句之重出者。如此書卷九玉藻第十三中「君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句下,規識出「重言」二字,是此三句為「二見,王制篇改君作諸侯」。又如卷十喪服小記第十五中「父為士,子為天子,諸侯則祭以天子」句後,規識出重言,示「父為士」之言「二見,中庸一」。為告于讀者此言已數見,何篇卷中,讀者可據以參閱,于解經義有助。

重意,標詩句之句意相同者。如本書卷九玉藻第十三中 「袂可以回肘」句下,規識出「重意」二字,提示「袂可以回肘」「可以運肘」,義同也。又如卷十喪服小記第十五中 「男子稱名,婦人書姓」句下,規識出「重意」二字,謂「男子稱名,婦人書姓」,喪大記篇作「男子稱名,婦人稱字」,意義相重。志在告讀者重複句義出於何篇,讀者可據以參閱,有裨解經義者。

互注,指引證本書或他書相關或相近之言加注於某句之下,用以對照詮釋,互為注解,互為發明,以助讀者解文義。如本書卷十大傳第十六中之「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事而退柴於上帝,祈於社,設奠於牧室」句下,規識標出「互注」二字,曰「牧誓武王戎車三百兩,虎賁三百人,與受戰於牧野,作牧誓」。意謂尚書牧誓篇中亦論及此事,故於此作「互注」之標。又本書卷十少儀第十七中之「言語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濟濟翔翔。祭祀之美,齊齊皇皇。車馬之美,匪匪翼翼。鸞和之美,肅肅雍雍」句下,規識標「互注」二字,謂地官保氏六儀中亦有類似之言,引之為互注,頗能助解此處之句義。凡此諸標記,既有出版者宣傳之意,又于讀者讀經釋傳有助,頗得士子之心,故對此帖括之書亦不能小視,亦是當世版式之新矣。況「猶存古注之舊」者乎,尤曆八百餘載兵燹天災而能完整流傳於今,至貴也。

此版本為國子監刻本,框高二十一釐米,寬二十六有三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小字雙行,行二十四字,細黑口,四周雙邊或左右雙邊。有耳題。南宋甯宗趙擴以前官刻之書,避諱尚屬嚴謹,而于皇帝禦名及嫌名之避諱上規避隨意者,為多坊間刻本。此本遇敬、玄、殷、征等字皆不缺筆,蓋南渡後已祧之諱此本不避。然遇匡、恒、貞等字卻又缺筆回避,極不嚴謹,極其隨意。而于南宋孝宗光宗嫌名之諱慎、敦二字,又有避有不避,亦能明其避諱已至南宋光宗趙惇嫌名,其刻蓋已屆光宗甯宗之際。與國家圖書館所藏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點校毛詩纂圖互注春秋經傳集解纂圖互注禮記等諱字略為相同,故其書蓋亦為南宋中刻本。

此本有楊守敬,謂:「右纂圖重言重意互注禮記,與餘所得論語款式「見留真譜」悉同……雕鏤之精,與論語不相上下。避諱,惟敬字不缺筆,與論語亦同,蓋南渡已祧也。」雖未明言兩本或出一坊之手,而其意已溢於言表。楊守敬所得之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論語,後為李木齋木樨軒所有,今藏北京大學圖書館。將此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禮記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論語相校核,非但版式行款悉同,字體刀法、紙墨特色亦如出一轍,判定其亦出自南宋建安某家書坊,當無大出入。然北大所藏論語于集解後鐫有「劉氏天香書院之記」長方牌記,明其為劉氏天香書院刻本。而與之風格相似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禮記,或亦出劉氏之手也。劉氏福建建安從事刻書出版業,可遠紹北宋。至南宋,則大興。劉麟劉仲吉劉將士劉通判劉叔剛劉日新等,皆南宋建安刻書出版業之佼佼者。劉氏素尊經崇儒,崇安東劉翬劉勉之皆朱熹之師。西族南派建陽泰裏劉爚劉炳,北派麻沙劉崇之,皆朱熹之門人也。家傳如此,刻書衷于正經正史,是自然之事。天香書院之主劉氏,頗有可能是劉氏宗族之人,肩承家學淵源,兼當時世所崇尚,故刻數種帖括經書,亦是自然之事。此書卷端鈐有「玉蘭堂」白文方印、「毛晉之印」、「毛氏子晉」朱文方印、書楣上鈐「宋本」橢圓朱印、「乙」字方形朱印及「季振宜讀書」朱文長方印。「玉蘭堂」乃文征明藏書印,言此本于曾是文家插架之物。至末則入汲古閣,故有毛晉藏印。「宋本」為汲古閣以鈐蓋版書之專印,且分甲乙等級,故有「乙」字印,明其在汲古閣所藏版書中,屬乙等。季振宜詵兮,號滄葦揚州泰興人,順治四年「公元一六四七年」進士,曆刑、戶兩曹,擢禦史。其家豪富,江南之書多歸之。名儒藏印鈐蓋其上,驗此書遞藏有緒,其版本可確信。此本世無二帙,惟南京圖書館有藏,但存九、十兩卷,殘缺過甚。上海博古齋所藏此本,完整無損,書品極佳,洵為珍貴。博古齋不欲將其束之高閣,據為私秘,故以全彩仿真影印之法,將之化身千百,公之於世,既利原本久存,又便於學者廣為用之,蓋兩全之計也。

所謂監本,蓋謂國子監所刻之文也。首標「監本」,蓋指經文、經注祖於國子監本,非實指國子監所刻之本。自五代以來,國子監所刻經書經注,皆使碩學鴻儒反復參訂,審慎校勘,而後梓行,以為天下讀經之範本。首標「監本」,意在宣示此本可靠可信,有明顯招徠之圖。

鄭玄「公元一二七年至公元二零零年康成東漢北海高密「今屬山東」人。嘗受業於太學,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之學。複從張公祖周禮左氏春秋古文尚書。後事扶風馬融,則博通經學。鄭玄注解群經,以古文經學為主,兼采今文經說,自成一家,號為「鄭學」,影響深遠。禮記乃其所注群經之一。

陸德明「約公元五五零年至公元六三零年」元朗,字德明,以字行,吳縣「今蘇州」人。舊唐書說他初受學于周弘正,善言玄理。南朝陳太建中,太子征四方名儒講學於承先殿德明年始弱冠,往參焉。國子祭酒徐克開講,恃貴縱辨,眾莫敢當,德明獨與抗對,合朝賞歎。解褐始典王國右常侍,遷國子助教。隋煬帝嗣位,以為秘書學士。大業中,廣召經明之士,四方至者甚眾。遣德明魯達孔褒俱會門下省,共相交難,無出其右者。授國子助教。王世充曾尊其為師,不就。入太宗征為府文學館學士,命中山王承幹從其受業。尋補太學博士。貞觀初,拜國子博士,封吳縣男。尋卒。

其他版本
唐陆德明音义宋刻本
猜你喜欢
附释音毛诗注疏
评论
xkelf
删除
2022-09-03 19:09

毛诗最经典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