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
礼类
书类
孝经类
总类
小学类
乐类
群经总义类
四书类
易类
诗类
春秋类
尔雅类
谱牒类
总类
方志类
编年类
传记类
地理类
金石考古类
纪事本末类
诏令奏议类
史钞类
政书类
纪传类
史表类
杂史类
史评类
时令类
目录类
杂家类
释家类
总类
医家类
小说类
儒家类
艺术类
兵家类
天文算法类
类书类
新学类
法家类
诸教类
谱录类
术数类
道家类
农家类
词类
曲类
总集类
楚辞类
别集类
诗文评类
独撰类
杂纂类
郡邑类
氏族类
辑佚类
四库全书本
经部
·
书类
书义断法
元陳悅道撰。其自題曰鄒次,不知何許人。書首冠以「科場備用」四字,葢亦當時坊本爲科舉經義而設者也。其書不全載經文,僅摘錄其
四库全书本
经部
·
书类
絜斋家塾书钞
宋袁燮撰。燮字和叔,絜齋其自號也,鄞縣人。淳熙辛丑進士,官至顯謨閣學士。諡正獻。事迹具宋史本傳。燮之學出陸九淵。是編大旨
四部丛刊景印左海文集本
经部
·
书类
尚书大传
今存解說尚書最早之傳記。漢書藝文志六藝略尚書類著錄「傳四十一篇」。乃伏生遺說,其弟子張生、歐陽生等撰錄。鄭注析尚書大傳為
四部丛刊景印嘉业堂藏宋刻本
经部
·
书类
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尚书
亦稱書、書經。上古文獻集。「尚」即「上」。意為「上古帝王之書」。傳孔子編選而成。原為一百篇,秦焚書時,博士伏生藏於壁中,
四库全书本(乾隆写)
经部
·
书类
尚书纂传
元王天與撰。天與字立大,梅浦人。大德二年以薦授臨江路儒學教授。葢天與爲贛州路先賢書院山長時,憲使臧夢解以是書申臺省,得聞
四库全书本(乾隆写,读书管见)
经部
·
书类
王耕野先生读书管见
元王充耘撰。黃虞稷千頃堂書目稱充耘字與耕,而原序及梅鶚跋並稱「耕野」,疑虞稷誤也。吉水人。元統甲戌進士,授承務郎,同知永
四库全书本(乾隆写)
经部
·
书类
尚书通考
元黃鎮成撰。鎮成字元鎮,邵武人。以薦授江南儒學提舉,未上而卒。其書徵引舊說以考四代之名物典章,亦間附以論斷,頗爲詳備。其
四库全书本(乾隆写)
经部
·
书类
书义矜式
元王充耘撰。充耘以書經登第,此乃所作經義程式也。自宋熙寧四年,始以經義取士,當時如張才叔自靖人自獻于先王義,學者稱爲不可
四库全书本(乾隆写)
经部
·
书类
书蔡氏传旁通
元陳師凱撰。師凱家彭蠡,故自題曰「東滙澤」。其始末則不可得詳。此書成於至治辛酉。以鄱陽董鼎尚書輯錄纂注本以羽翼蔡傳,然多
四库全书本(乾隆写,书纂言)
经部
·
书类
今文尚书纂言
元吳澄撰。澄有易纂言,已著錄,是編其書解也。古文尚書自貞觀勅作正義以後,終唐世無異說。宋吳棫作書裨傳,始稍稍掊擊,朱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