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3 09:32:33
静安居士
话题:古籍资讯

《困知记》又名《罗整庵先生困知记》。是明罗钦顺学术思想专著。本书成于明嘉靖七年(1528),作者有自序。《续记》成于嘉靖十年(1531),又有附录1卷。据《自序》说:“名以困知,著其实尔。”也就是记述作者为学的实际思想和轨迹。据康熙四十七年(1708)张伯行序对 “困知”之名解释说: “其以困知命篇者,亦以始则不得其门,中则疑信未决,晚岁用功愈坚,自知愈审,兢兢业业,惟恐其入于他歧而不自出耳。”罗钦顺叙述其成书经过时说:“每遇病体稍适,有所寻绎,辄书而记之,少或数十言,多或数百言,既无伦序,且乏文采,间有常谈俗语,亦不复刊削,盖初非有意于为文也。积久成帙,置之座间,时一披览,以求其所未至。”张伯行也说: “先生……从事程朱,钻研体究,随所寻绎,辄书于篇,是为今”《困知记》。由此可见 《困知记》是一部随得随录的笔记体学术思想专著。《困知记》 有明嘉靖刊刻本,明天启刊本,清康熙九年(1670)刘炳刊本,日本万治元年刊本。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张伯行根据原书6卷,为之整理,删削,共得4卷,号正谊堂本,即今本《困知记》、《丛书集成初编》 本,即据此排印。
        罗钦顺 (1465-1517),字允升. 号整庵,泰和(今安徽太和)县人。明弘治六年(1493)进士及第,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与祭酒章懋以实行教士。历官南京太常少卿,南京吏部右侍郎,入为吏部左侍郎,摄尚书事。迁南京吏部尚书,改礼部尚书。省亲乞归,屡诏不起。里居二十余年,足不入城市,潜心格物致知之学。专力于穷理、存心、知性。力辟佛学,深斥王守仁良知之非。八十三岁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庄。
        《困知记》 罗钦顺自己编定时先为上下两卷,共126章。后续记2卷,113章。附录1卷。后辗转翻刻,扩为6卷。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张伯行删其重复,得4卷。卷1为上篇,卷2为下篇,卷3为续篇,卷4为续篇,全书共约十万言。
        《困知记》论学内容比较广泛,也比较自由,在各章论述中,他常先引述朱熹、吕祖谦、张栻、王阳明等学者的观点,然后加以评述,断以己意,阐明自己的学术观点。全书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表述自己的世界观。他认为:“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 ‘气’ 是宇宙万物的根本,‘理’ 是气运动变化的一定条理秩序。”“初别非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主一气说,批判朱熹理与气是 二物的见解。他认为“天人一理,而其分不同,人生而静,此理固在于人,分则属于天也。感物而动,此理固出于天,分则属于人矣! 君子必慎其独,其以此夫。” 主张慎独,以躬行实践为务。
        2、宗程朱格物致知之学,阐明自己的学术观点。他认为 “理之所在,谓之心,故非存心,则无以穷理,心之所有,谓之性,故非知性,则无以尽心。孟子言心、言性,非不分明,学者往往至于错认,何也?求放心,只是初下手工夫,尽心乃其极致,中间紧要便是穷理。穷理需有渐次,至于尽心知性,则一时俱了,更无先后可言,如理有未穷,此心虽立,终不能尽,吾人之有事于心地者,其尽与不尽,反观内省,亦必自知,不尽而自以为尽,是甘于自欺而已矣,非诚有志于道也。”他强调:“圣贤千言万语,无非发明此理,必须熟读精思,将一个身心入在圣贤言语中,翻来复去,体认穷究,方寻得道理出。”
        3、力辟王阳明 “良知说”。他与王阳明书信往复,问疑质难,以良知为非。他认为,“如谓学不资于外求,但当反观内省,则“正心诚意”四字亦何所不尽,必于入门之际,加以格物工夫哉!”对“良知说”,罗钦顺反驳说: “审如所言,则大学当云: ‘格物在致知’,不当云‘ 致知在格物’。与‘物格而后知至矣。’”他说: “明论、新论、樵语、雍语、吾闲中皆披览再三,中间以知觉为心之本体,凡数次。又以天理为心之本体,亦数次。不知所谓本体者,一耶、二耶,谓心体有二,断无此理。”
        4、力斥佛老。罗钦顺为学,初由释氏入,后既悟其非,乃力排之。他说: “释氏之明心见性,与吾儒之尽心、知性相似,而实不同。释氏之学,大抵有见于心,无见于性,今人明心说,混于禅学。”他说: “吾儒只是顺天理之自然。佛老 二氏,皆逆天背理者也”。
        《困知记》为研究罗钦顺的学术思想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他力辟佛学,在社会上起 一定作用。明人高攀龙评价说: “自来排斥佛氏,未有若是之明且悉者,可谓知言矣。”

来源:可可诗词网-古籍名著

你可能还有兴趣
黄帝九鼎神丹经
墨经
《楚辞》的几种注本
淮南鸿烈集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