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簡介】中國代首部有系統詞學理論著作,考證曲調源流,辨析史料傳聞,論詞別樹一幟。


【撰述】王灼撰。紹興十五年終,適居成都碧雞堂妙勝院,與友人交遊、論樂,歸後則「緣是日歌曲,世所見聞,乃考曆世習俗,追思平時論說,信筆以記」,加以增廣編次,於紹興十九年是編詳述曲調源流,首爲總論,述古初至聲歌遞變之由次列二十曲,詳述其得名之由來、歷代聲歌之遞變。是書搜羅豐富,用力甚勤,見解精闢,有其獨到之。論詞推崇豪放,然亦不排斥婉約派詞作,今傳人詞話,以此書爲最古。有關考辨頗有精核獨到處,雖有失當之處,然各曲調之緣起賴以保存,故爲研究詞史者所重。

【體例】首論曲調源流及遞變之由,品評代詞人及考察歌詞創作又列二十曲,考证歌曲源流,與其漸變詞之沿革。

【著者】王灼,字晦叔,號頤堂遂寧人。紹興中曾爲幕僚。博學多聞,嫻於音律。諳於詞學,著頤堂詞一卷。

【論贊】吳衡照:詩餘名義緣起,始見王灼碧雞漫志

【四庫】王灼撰。糖霜譜,已著錄。是編詳述曲調源流。前七條爲總論,述古初至聲歌遞變之由。次列涼州伊州霓裳羽衣曲甘州胡渭州六么西河長命女楊柳枝喝馱子蘭陵王虞美人安公子水調歌萬歲樂夜半樂何滿子淩波神荔枝香阿濫堆念奴嬌清平樂雨淋鈴菩薩蠻望江南麥秀兩岐文漵子後庭花鹽角兒,凡二十八條。一一溯得名之緣起,與其漸變詞之沿革。蓋三百篇之餘音,至而變爲樂府,至而變爲歌詩,及其中葉,詞亦萌芽。至而歌詩之法漸絕,詞乃大盛。其時士大夫多嫻音律,往往自製新聲,漸增舊譜。故一調或至數體,一體或有數名,其目幾不可殫舉。又非五代之古法,作是編,就其傳授分明,可以考見者,核其名義,正其宮調,以著倚聲所自始。其餘晚出雜曲,則不暇一一詳也。迨院本既出,並歌詞之法亦亡。文士所作,僅能按舊曲平仄,循聲填字。自以來,遂變爲文章之事,非復律呂之事,並是編所論宮調亦莫解其說矣。然其間正變之由,猶賴以略得其梗概,亦考古者所必資也。其辨霓裳羽衣曲河西節度使楊敬述所獻,唐明皇爲之潤色。援白居易鄭嵎詩注爲證,一掃月宮妖妄之說。又據譜謂是曲第一至第六疊皆無拍,證唐史王維論按樂圖霓裳第三疊初拍之訛。持論極爲精核。他如虞美人曲,諸說各別。河滿子曲,一事異詞者,皆闕其所疑,亦頗詳慎。至念奴嬌,偶以古人爲名,亦猶戚氏之例,本不出於天寶特以當時誤稱曲而辨之,理宜附錄,不當雜列古曲之中。鹽角兒既據嘉祐雜誌謂出於梅堯臣,則未可附於古曲。且鹽乃曲名,薛道衡集昔昔鹽張鷟朝野僉載突厥鹽,可以互證。乃云市鹽得於紙角上,已爲附會。且紙角幾許,乃能容一曲譜,亦不近事理。是則氾濫及之,不免千慮之一失矣。


【底本】抄本

【版式】藍色格,無魚尾,四周雙邊。

【行格】半葉十行,行二十字。

【序跋】卷首有自序,卷末有錢曾跋。

【收藏】國家圖書舘。

【鈐印】北京圖書舘、汲古閣毛晉等鈐印。

【端題】卷首題:「小溪王灼晦叔」

重排新式标点〈碧鸡漫志〉
底本:明抄本
电子文件(PDF)
58筒子页3M
44次

牌记页.jpg

2.jpg

6.jpg


猜你喜欢
东坡乐府
纳兰词
晁氏琴趣外篇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