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簡介】記聞及敘錄代詩人軼事,兼具詩論詩有流別,實始此集。


【撰述】又稱紫微詩話東萊詩話呂東萊詩話呂本中撰。呂本中,又稱紫微郎,故詩家稱呂紫微,是詩話亦以紫微名。本中曾歷師事楊時游酢尹焞,而在尹氏門下最久,亦從學於劉安世陳瓘,受到其學影響,並傳其家學,故學術淵源頗博。江西詩派之中堅,推崇黄庭堅陳師道,兼重李白蘇軾源出豫章,而所論不主一家,亦不主一格。強調學前人詩,須獨專執著於一人,熟讀觀摹,方能有異於衆人。書中皆述其家世舊聞,及友朋新作,書中偶涉經義,或及雜文,間雜諧謔,而大致以論詩爲主。

【體例】凡八十九則,記呂氏家世舊聞及江西詩派軼事經義雜文亦偶涉,論詩僅於詩句品評。

【著者】呂本中,生於北宋神宗元豐七年,卒於南宋高宗紹興十五年。初名大中,字居仁,學者稱為東萊先生壽州人,呂公著曾孫,好問子,少以蔭補承務郎。紹聖間,以元祐黨人子弟免官。元符中復官。政和五年,調興仁濟陰簿,繼為泰州士曹。宣和六年,擢樞密院編修官。靖康初,遷職方員外郎。紹興六年,自直秘閣、主管崇道觀召赴行在,特賜進士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八年,遷中書舍人,兼權直學士院。後以與趙鼎關係密切,忤秦檜,被劾罷職,卒於上饒,賜謚文清。著作有童蒙訓三卷,紫微雜說一卷,官箴一卷,春秋集解三十卷,紫微詩話一卷,東萊詩集二十卷。

【論贊】王灼其詞「佳處」亦「如其詩」。

【四庫】本中春秋集解,已著錄。本中歷官中書舍人,權直學士院。故詩家稱曰呂紫微,而所作詩話亦以紫微爲名。其中如李鼎祚易解諸條,偶涉經義;秦觀黃樓賦諸條,頗及雜文;吳儔倒語諸條,亦間雜諧謔。而大致以論詩爲主。其學出於黃庭堅,嘗作「江西宗派圖」,以庭堅爲祖,而以陳師道等二十四人序列於下。詩之分門別戶,實自是始。然本中雖得法於豫章,而是編稱述庭堅者惟「範元實」一條,「從叔知止」一條,「晁叔用」一條,「潘邠老」二條,「晁無咎」一條,皆因他人而及之。其專論庭堅詩者,惟「歐陽季默」一條而已。餘皆述其家世舊聞,及友朋新作。如橫渠張子伊川程子之類,亦備載之,實不專於一家。又極稱李商隱重過聖女祠詩一春夢雨常飄互,盡日靈風不滿旗」一聯,及嫦娥詩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二句,亦不主於一格。蓋詩體始變之時,雖自出新意,未嘗不兼採衆長。自方回等一祖三宗之說興,而西昆江西二派乃判如冰炭,不可復合。元好問中州集末,因有「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句,實末流相詬,有以激之。觀於是書,知其初之不儘然也。王士禎古夫於亭雜錄曰:「紫微詩話張子厚詩『井丹已厭嘗蔥葉,庾亮何勞惜薤根』,三韭二十七,乃杲之事,與元規何涉?誤用而居仁亦無辨證,何也?」今考南齊書庾杲之傳杲之清貧自業,食惟有韭菹、淪韭、生韭、雜菜。或戲之曰:「誰謂庾郎貧?食鮭嘗有二十七種。」則杲之但有食韭事,實不云薤。晉書庾亮傳載:「啖薤,因留白。陶侃問曰:『安用此爲?』曰:『故可以種。』」則惜薤實庾亮事,與杲之無關。此士禎偶然誤記,安可反病本中失於辨證乎!


【底本】百川學海本。

【版式】左右雙欄,雙魚尾,版心處上題書名下鐫頁碼。

【行格】半葉十二行,行二十字。

其他版本
四库全书本(乾隆写)
津逮秘书本(崇祯刻、民国影印,紫微诗话)
说郛本(宛委山堂刻,紫微诗话)
历代诗话本(乾隆刻,紫微诗话)
诗话本(弘治刻
明刻本
重排新式标点〈东莱吕紫微诗话(紫微诗话)〉
底本:百川学海本
电子文件(PDF)
23筒子页1M
22次

A01.png

A02.png

A03.png

猜你喜欢
王公四六话
刘攽贡父诗话(中山诗话)
竹坡老人诗话
后山居士诗话
评论
xkelf
删除
2023-10-09 16:10

中书省亦名紫微省,中书令亦名紫微令,虽时间不长,却成为历史掌故,以致后来凡任职中书省的,皆喜“紫微”称之。吕本中亦当过中书舍人,他的诗话著作就题为了《紫微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