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传记类
百家姓考略一卷
清歙西徐士业刻本
百家姓,據載成文于北宋初。通行本單姓四百零八,復姓三十。用四言體例,句句押韻,雖無文理,然千年流傳不熄。其後各改編本,如明吳沉、劉仲質編皇明千家姓,清康熙御制百家姓,元明女真百家姓、蒙古字母百家姓等均無法取代。明呂坤曰:「初入社學八歲以下者,先讀三字經以習見聞,讀百家姓以便日用,讀千字文以明義理。」王相箋注百家姓,稱百家姓考略,對姓氏來源、郡望及代表人物作考證,並有增益,亦考證「趙、錢、孫、李」起
史部·纪传类
史记一百三十卷
百衲二十四史本
史記,始稱太史公書,漢司馬遷撰,中國首部紀傳體通史。記上至黃帝,下迄漢武帝太初四年,計三千餘年歷史。全書分十二本紀、歷代帝王。三十世家、諸侯及勳貴。七十列傳、人臣及作者自序。十表、大事年月表。八書,典章、制度、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其體例成後世史書圭臬。今本史記少數篇章爲漢元、成時博士褚少孫補寫,文有「褚先生曰」。司馬遷父司馬談爲太史令,續春
史部·传记类
浮生六记六卷(原缺卷五至六)
民国廿一年上海开明书店排印本
浮生六記爲沈三白自傳體隨筆。該書真純率真,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極富創造。以深情直率筆調敘夫妻閨房之樂,寫夫妻至誠至愛之情。陳寅恪評曰:「吾國文學,自來以禮法顧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間關係,而於正式男女關係如夫婦者,尤少涉及。蓋閨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鹽之瑣屑,大抵不列於篇章,惟以籠統之詞,概括言之而已。此後來沈三白浮生六記之閨房記樂,所以爲例外創作。」周公度說:「沈復之文,有着落花流水的時光散漫,庭園
史部·纪传类
陈书三十六卷
百衲二十四史本
陳書三十六卷。唐姚思廉撰。貞觀十年成書。記載上起陳霸先代梁,陳永定元年「公元五五七年」。下至陳禎明三年「公元五八九年」共
史部·纪传类
三国志六十五卷
百衲本二十四史本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是書記魏文帝黃初元年至晉武帝太康六年間魏、蜀、吳三國史事。計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吳志二十卷
史部·纪传类
北齐书五十卷
百衲本二十四史本
原名齊書,宋時,爲區別蕭子顯南齊書,而名之北齊書。唐李百藥撰。北齊書分本紀八卷,列傳四十二卷,共五十卷,無表無志。記述公
史部·纪传类
南史八十卷
百衲本二十四史本
八十卷。唐李延壽撰。記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至陳後主禎明三年共四代一百七十年史事,按朝代先後編排。本紀分為宋本紀三卷,齊本紀
史部·传记类
宣和画谱二十卷
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本
傳紀體繪畫通史。共二十卷,成書于宣和二年。宋徽宗宣和間,由官方主持編撰而成。卷首有宋徽宗御制序。書共收錄自宋太祖至徽宗時
史部·传记类
宣和书谱二十卷
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本
書法著錄。二十卷。宋佚名奉敕撰。是書所記為內府所藏名家法帖,夔列歷代諸帝王書為第一卷,附皇后。有晉武帝、唐太宗、明皇、肅
史部·纪传类
宋书一百卷
百衲二十四史本
宋書一百卷。南朝沈約撰,南齊永明六年」四八八年「。成書。宋書有本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共計一百卷。上起東晉義熙元
史部·纪传类
魏书一百十四卷
百衲二十四史本
又名北魏書,一百三十卷。北齊魏收撰。北齊天保五年十一月成書。載北魏登國元年「三八六年」。至東魏武定八年,「五五〇年」。共
史部·纪传类
北史一百卷
百衲本二十四史本
一百卷。唐李延壽編著。記魏登國元年至隋義寧二年共二百三十二年史事。本紀十二卷,其魏本紀五卷,齊本紀三卷,周本紀二卷,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