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纪传类
史记一百三十卷
百衲二十四史本
史記,始稱太史公書,漢司馬遷撰,中國首部紀傳體通史。記上至黃帝,下迄漢武帝太初四年,計三千餘年歷史。全書分十二本紀、歷代帝王。三十世家、諸侯及勳貴。七十列傳、人臣及作者自序。十表、大事年月表。八書,典章、制度、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其體例成後世史書圭臬。今本史記少數篇章爲漢元、成時博士褚少孫補寫,文有「褚先生曰」。司馬遷父司馬談爲太史令,續春
史部·纪传类
陈书三十六卷
百衲二十四史本
陳書三十六卷。唐姚思廉撰。貞觀十年成書。記載上起陳霸先代梁,陳永定元年「公元五五七年」。下至陳禎明三年「公元五八九年」共
史部·纪传类
三国志六十五卷
百衲本二十四史本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是書記魏文帝黃初元年至晉武帝太康六年間魏、蜀、吳三國史事。計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吳志二十卷
史部·纪传类
北齐书五十卷
百衲本二十四史本
原名齊書,宋時,爲區別蕭子顯南齊書,而名之北齊書。唐李百藥撰。北齊書分本紀八卷,列傳四十二卷,共五十卷,無表無志。記述公
史部·纪传类
南史八十卷
百衲本二十四史本
八十卷。唐李延壽撰。記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至陳後主禎明三年共四代一百七十年史事,按朝代先後編排。本紀分為宋本紀三卷,齊本紀
史部·纪传类
魏书一百十四卷
百衲二十四史本
又名北魏書,一百三十卷。北齊魏收撰。北齊天保五年十一月成書。載北魏登國元年「三八六年」。至東魏武定八年,「五五〇年」。共
史部·纪传类
宋书一百卷
百衲二十四史本
宋書一百卷。南朝沈約撰,南齊永明六年」四八八年「。成書。宋書有本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共計一百卷。上起東晉義熙元
史部·纪传类
北史一百卷
百衲本二十四史本
一百卷。唐李延壽編著。記魏登國元年至隋義寧二年共二百三十二年史事。本紀十二卷,其魏本紀五卷,齊本紀三卷,周本紀二卷,隋本
史部·纪传类
晋书一百三十卷
百纳二十四史本
晉書記上起西晉泰始元年,下至東晉元熙二年,共一百五十六年史事。唐房玄齡等奉敕撰。其宣、武帝紀及陸機、王羲之傳等篇,篇末有
史部·纪传类
隋书八十五卷
百衲本二十四史本
唐魏征、長孫無忌等奉敕撰,共八十五卷。起自隋開皇元年,迄隋義寧二年,記三十八年隋朝史事。其中紀傳五十五卷,志三十卷。貞觀
史部·纪传类
梁书五十六卷
百衲二十四史本
梁書五十六卷,姚察、姚思廉父子編撰。記載南朝梁天監元年,公元五〇二年至太平二年,公元五五七年。計五十六年歷史。唐太宗貞觀
史部·纪传类
汉书一百卷
百衲本二十四史本
紀傳體斷代史書名。東漢班固撰。一百篇,分一百二十卷。書分十二本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其表、志系固妹昭及馬續續成。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