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长卿集》,又名《司马文园集》。诗文别集。二卷。司马相如撰。初刊于明崇祯年间。司马相如,字长卿,小名犬子。生于汉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卒于元狩五年(前118年)。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后免官游梁,为梁孝王门客,于梁作《子虚赋》。梁孝王卒,相如归蜀,婚卓文君。武帝读《子虚赋》,赏其才,复作《上林赋》,倍受器重,拜为郎。曾奉使西南夷,做过孝文园令,故世有司马文园之称。晚年免官闲居,病卒。文学成就主要是辞赋,原有集一卷,已散佚,今传本皆为后人所辑。
《司马长卿集》,二卷。卷一有赋三篇(《子虚》、《上林》二赋合为一篇,题名《子虚赋》);卷二有赋两篇,另有两篇只辑得篇名;散文四篇,另有三篇只存残句和篇名;诗二首。辞赋代表作是《子虚》、《上林》二赋(为方便介绍,分为两篇)。《子虚赋》是写楚国的子虚在齐国的乌有先生面前夸说楚国云梦之大和楚王田猎的盛况,乌有先生则把齐国夸耀一番。《上林赋》是写亡是公听了子虚和乌有的对话便大肆铺陈汉天子上林苑的壮丽和射猎的盛举,来压倒楚国和齐国,表明诸侯之事不足道,最后归结到反对奢侈淫靡。作品极力夸饰铺陈天子诸侯田猎之盛,皇帝苑囿之大,旨在歌颂大一统中央皇朝的气魄和声威;篇末对帝王的过分奢侈虽有讽谏之语,但与作品极力夸耀铺陈的部分比起来,只是“劝百而讽一”,“曲终而奏雅”(扬雄语)。在艺术上,两赋结构宏伟、铺张扬厉,语汇丰富,但有堆砌词藻,罗列僻字之病。在辞赋发展史上,《子虚》、《上林》二赋占有重要地位。它们确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和表现手法,后来的一些描写帝都、宫苑、田猎、巡游的大赋无不受其影响;而《上林赋》篇末“曲终奏雅”式的规谏,也被后来的辞赋家所仿效,形成了大赋独有的“劝百讽一“的传统。集中其它几篇赋皆为骚体赋,其中《长门赋》写一个失宠女子的复杂心理,委婉曲折悲凄动人,是一篇别具风格的抒情小赋,对后世宫怨诗的创作颇有启发。但对这篇赋的作者和本事,后人都提出过怀疑。
散文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封禅文》、《上书谏猎》四篇。《难蜀父老》阐明“通西南夷”的重大意义。《封禅文》颂扬“大汉之德”,认为可以举行封禅典礼。这几篇文章,写得质朴苍劲,但也多用排偶句式,亦喜铺张渲染,颇有辞赋特色。诗歌仅存《琴歌》二首。
《隋书·经籍志》著录《司马相如集》一卷,已散佚。今传本有明末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一卷本《司马文园集》,近人丁福保辑《汉魏六朝名家集》二卷本《司马长卿集》。丁本《司马长卿集》宣统三年(1911年)由上海文明书局出版发行。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