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漢間學者綴輯周漢諸書舊文,遞相增益而成。凡十九篇,收錄詞語四千餘個。按義類編排,前三篇專解普通詞語,後十六篇廣釋事物名詞。郭璞作注,事有隱滯,援據征之;其所易了,闕而不論;別爲音圖,用祛未寤。
题要
爾雅,未詳作者與成書時代。我國最早之訓詁專著。「爾」同「邇」,近也;「雅」,正也。「爾雅」即「近正」,近于古義。漢書藝文志載:「爾雅三卷,二十篇。」未著撰人。魏張揖上廣雅表言:聞周公「著爾雅一篇;孔子曰:『爾雅以觀于古,足以辯言矣。』」又曰:「今俗所傳三篇爾雅,或言仲尼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叔孫通所補。」故是書之成,蓋始于周公,而定於西漢。漢武帝曾立爾雅博士,唐文宗開成間石刻十二經,爾雅是其一。
本書據四部叢刊景印宋刻本影印。
今存爾雅計有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釋樂、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共十九篇。分上、中、下三卷。前三篇釋單音詞、重言詞及聯綿字,其下則包羅天地、萬物及人事、制度,實開訓詁學之先河。今通行者爲晉郭璞注、宋邢疏本,收入十三經注疏。

其他版本
古书丛刊本(民国影印)
清影宋抄本(徐乃昌跋)
明刻本
元刻本
元大德三年平水曹氏进德斋刻本
明嘉靖四年许宗鲁宜静书堂刻本
元刻本
宋刻本
产品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