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依胡母生所列條例所注,釋史簡略,而著重闡釋「春秋」所謂微言大義,采問答之法以解經。爲「春秋公羊傳」立三科九旨與五始、七等、六輔、二類之義例,釋傳而不釋經。
题要
春秋公羊解詁,東漢何休撰。現存公羊傳最早注本。其關於「春秋三世說」爲「公羊學」之重要理論。董仲舒始提「春秋三世」,認爲「三世」爲「所見世」、「所聞世」、「所傳聞世」。何休則將「三世」發展爲「太平世」、「升平世」、「衰亂世」,認爲春秋從「衰亂世」經「升平世」,終至「太平世」,而「井田制」乃實現「太平」之唯一途徑。何休爲公羊傳立「三科九旨」與「五始、七等、六輔、二類」之義例,遂使之成爲儒家經典。此書與徐彥疏合爲春秋公羊傳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
本書以「四部叢刊景印宋刻本」影印。
是書流傳之版本,有十一卷、十三卷、十二卷之別。北宋崇文總目記春秋公羊經傳解詁二十二卷,然諸本皆已亡佚不存。現存最早之版本是南宋淳熙年間撫州公使庫刻本「簡稱撫州刊本」,共七冊,附釋文一卷。此本共分十二卷,附唐人陸德明音義。此本於紹熙四年有重修本,藏于涵芬樓,後不幸毀於日軍轟炸。另有福建建安余仁仲萬卷堂刻解詁本,至明末有閔氏三色印本。四部叢刊據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影印。
休,即何子,字邵公,任城樊人也。父豹,少府。休爲人質樸訥口,以列卿子詔拜郎中,非其好也,辭疾而去。不仕州郡。進退必以禮。太傅陳蕃辟之,與參政事。蕃敗,休坐廢錮,乃作春秋公羊解詁,覃思不窺門,十有七年。又注訓孝經、論語、風角七分,皆經緯典謨,不與守文同說。又以春秋駁漢事六百餘條,妙得公羊本意。休善曆算,與其師博士羊弼,追述李育意以難二傳,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黨禁解,又辟司徒。群公表休道術深明,宜侍帷幄,單臣不悅之,乃拜議郎,屢陳忠言。再遷諫議大夫,年五十四,光和五年卒。

其他版本
宋绍熙二年余仁仲万卷堂刻本
清道光四年扬州汪氏问礼堂影刻宋绍熙本
产品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