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言論彙編。七篇十四卷,三萬五千餘字。錄孟子言傳身教之道,三辯之學,遊說諸侯之言等。其文氣勢充沛,雄健優美,邏輯嚴密,既滔滔雄辯,又從容不迫。
题要
孟子,全十四卷,戰國鄒孟軻著。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孟子「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漢書藝文志著錄十一篇。據風俗通、孟子題辭講十一篇分內篇七篇,外篇四篇:性善、辨文、說孝經、爲政。趙歧注孟子只注內篇七篇: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每篇分上、下卷,而成十四卷。趙歧編排一直沿襲。孟子一書,漢書藝文志列「諸子略」儒家類,孟子題辭說,漢文帝置有孟子博士。宋朱熹以孟子爲四書之一。
本書據四部叢刊景印宋刻本影印。
孟子強民本,「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主張行仁政,反對耕戰,兼併天下。提出行井田,制民之產,使「黎民不饑不寒」。持人性本善說,認爲仁、義、禮、智乃人生而具有之善端,是不慮而知,不學而能之良知。主張用擴充善端之法,實現人之善性。強調教化對善之作用,「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並曰「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萬物皆備於我」,「養浩然之氣」。
其他版本
日本延亨四年刻本
续古逸丛书本
日本庆元间活字印本
关中丛书本(民国铅印)
天禄琳琅丛书第一集本(影印元盱郡覆宋本)
十三经古注本(崇祯刻、同治重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问经精舍刻本
日本文政元年刻本
产品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