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2 11:44:43
xkelf
话题:古籍版本

《儒林外史》的写作,前后经历了二十多年,有一个边写边改、边改边写的写作过程。
雍正十一年(1733)二月,三十三岁的吴敬梓携续弦夫人叶氏,从家乡安徽全椒移居江苏南京,寄居秦淮水亭。他在秦淮水亭中布置了文木山房,作为他的书斋。吴敬梓为友人王溯山所画的《左茅右蒋图》题诗,曾叙述到自己那些年的著述生涯:
几年卜筑板桥住,秦淮水色钟山树。木兰舟内急觞飞,杨柳桥边歌板度。著书仰屋差自娱,无端拟献金门赋。
板桥是南京秦淮河上的一座桥梁,秦淮水亭“卜筑”在板桥附近。吴敬梓在这里,常常和朋友一起饮酒听戏,著书写作。“著书仰屋”形容他一门心思地写作,用的是南朝梁萧恭的故事。据《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记载,萧恭曾对人说:“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由此可知,吴敬梓可能在移家南京后就开始创作《儒林外史》小说了。
历经十多年,大约在乾隆十三年(1748)到十五年(1750)之间,《儒林外史》基本完成。吴敬梓的好朋友程晋芳程廷祚《怀人诗》十八首之十六道:
《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
“稗说”是小说的别称,程晋芳感慨吴敬梓满腹才华,却不能以经史名家传于后世,只能以小说作家的身份为世人称道。吴敬梓撰有解读《诗经》的《诗说》和考证《史记》、《汉书》的《史汉记疑》两部著作,前者虽然现存于世,但显然流传不广,后者早已失传了。程晋芳的这首诗收入他的《勉行堂诗集》卷二《春帆集》,这部诗集中的诗作以编年为序,根据编年次序,《怀人诗》作于乾隆十四年(1749)秋天。据此可知,《儒林外史》在这一年应该已经定稿,并在朋友中流传。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吴敬梓还在不断修改《儒林外史》。从动笔写作到完成全书,其间经历了二十多年时间。
吴敬梓在完成《儒林外史》后,可能希望能够尽早付梓刻印。但是,这时他早已家道中落,穷困潦倒,正如程晋芳所言:“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勉行堂文集》卷六《文木先生传》)显然,他并没有财力刻印《儒林外史》这部大书。
乾隆十九年(1754),吴敬梓在扬州病逝。又过了十几年,程晋芳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到三十六年(1771)之间撰写吴敬梓的传记——《文木先生传》,传中提到《儒林外史》的时候,还只是说“人争传写之”。可见当时《儒林外史》还是以抄写本的形式广泛流传的。
根据金和(1819—1885)撰写的《儒林外史跋》,吴敬梓的全椒老乡金兆燕(1719—1791)非常欣赏《儒林外史》,他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到四十四年(1779)任扬州府学教授期间,曾经刊刻过《儒林外史》。不过,这一刻本至今未见。金和还说:“自后扬州书肆,刻本非一。”(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9—130 页)这些刻本也都早已失传了。
《儒林外史》目前可以见到的最早刻本,是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刻本。这个版本的卷首有署名“闲斋老人”的序言,署“乾隆元年(1736)”撰。许多研究者认为,这篇序言精辟地揭示了《儒林外史》的创作意图,很可能就是吴敬梓托名闲斋老人的自序,当然也有可能是吴敬梓的好朋友写的,但是这都缺乏文献的实证。卧闲草堂本共五十六回,其中有五十回附有未署姓氏的评语,只有四十二至四十四、五十三至五十五等六回没有评语。这些评语应该是吴敬梓的朋友写的。
嘉庆八年以后,《儒林外史》有多种版本流传,主要有:嘉庆二十一年(1816)艺古堂刻本、清江浦注礼阁刻本,嘉、咸间苏州潘世恩抄本,咸、同间黄小田抄评本,同治八年(1869)苏州群玉斋活字本,同治间苏州书局本,同治十三年(1874)常熟齐省堂增订刻本、申报馆第一次排印天目山樵评本,光绪七年(1881)申报馆第二次排印本等。
光绪十四年(1888),上海鸿宝斋还出版了增补齐省堂石印本,从卧闲草堂本第四十三回中间开始至第四十七回上半回,增添了近四回的文字,续写才女沈琼枝的故事,全书成为六十回。增补的四回文字与原书的主旨和风格很不一致,鲁迅批评说:“事既不伦,语复猥陋”(《中国小说史略》)。清末民初,上海的慎记书庄、进步书局、育文书局、二思堂、大一统书局、海左书局、全文堂新纪书局、鸿章书局、受古书店、沈鹤记书局等,纷纷翻印出版这一增补齐省堂本。
1920年11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了汪原放标点、分段的《儒林外史》铅印本。这是《儒林外史》的第一个标点本。因为金和在《儒林外史跋》中说到“幽榜”一回为“后人妄增”,所以这个版本的正文共五十五回,第五十六回作为附录。到1948年,这个版本一共出了16版,影响了此后的各种标点本《儒林外史》。
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张慧剑校注本《儒林外史》,以卧闲草堂本为底本,删除第五十六回,只有五十五回。这一版本印数前后达近百万册,在国内影响最大。1984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1977年版南京师范学院整理本时,将“幽榜”一回作为附录缀于书后。
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李汉秋整理辑校的《儒林外史会校会评本》,也是五十六回本,这个版本成为阅读和研究《儒林外史》的重要版本。这个版本卷首有李汉秋所写《儒林外史的版本及其沿递》、《儒林外史的评点及其衍递》两篇文章,简明扼要,可以参看。

(侵删)

你可能还有兴趣
现存古籍稿本书目大全(共11898种).集部
评《人间词话》笺注
《船山遗书》
古籍版式有哪些?文心一言的答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