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
礼类
书类
孝经类
总类
小学类
乐类
群经总义类
四书类
易类
诗类
春秋类
尔雅类
谱牒类
总类
方志类
编年类
传记类
地理类
金石考古类
纪事本末类
诏令奏议类
史钞类
政书类
纪传类
史表类
杂史类
史评类
时令类
目录类
杂家类
释家类
总类
医家类
小说类
儒家类
艺术类
兵家类
天文算法类
类书类
新学类
法家类
诸教类
谱录类
术数类
道家类
农家类
词类
曲类
总集类
楚辞类
别集类
诗文评类
独撰类
杂纂类
郡邑类
氏族类
辑佚类
四部丛刊景印明翻宋本
子部
·
儒家类
孔丛子
孔叢子七卷附釋文一卷,漢孔鮒撰,宋宋鹹注。人物故事集。陳涉起義為楚王,聘鮒為博士,以言不見用,托目疾辭退而著是書。鮒閒居
四部丛刊景印古逸丛书本
子部
·
儒家类
荀子
荀子二十卷,唐楊倞注。又名孫卿子、荀卿子。漢書藝文志著錄三十三篇。劉向荀卿新書敘錄言「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校除重複二百九
四部丛刊景印明翻宋本
子部
·
儒家类
孔子家语
孔子家語十卷,三國魏王肅注。又名孔氏家語,或稱家語,儒家類著作。漢書藝文志稱二十七卷,孔子門人所撰,佚于唐代。今本十卷,
四部丛刊景印宋刻本
子部
·
儒家类
中说
中說十卷,隋王通撰,宋阮逸注。亦稱文中子或文中子中說。通崇尚儒學,以仁義為教化之本,試圖折衷儒、道、釋三教,提出「千變萬
四部丛刊景印明嘉靖乙丑青州刻本
子部
·
儒家类
中论
中論二卷,漢徐幹撰。為闡明儒家經義之作。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皆云六卷。今本二卷,凡二十篇。陳振聲直齋書
四部丛刊景印明文始堂课本
子部
·
儒家类
申鉴
申鑒五卷,漢荀悅撰,明黃省曾注。後漢書本傳:「時,政移曹氏,天子恭己而已。悅志在獻替,而謀無所用,乃作申鑒五篇。其所論辯
四部丛刊景印述古堂景宋写本
子部
·
儒家类
潜夫论
潛夫論十卷,東漢王符撰。後漢書王符傳記載:「和、安『東漢和帝、安帝』之後,世務遊宦,當途者更相薦引,而符獨耿介不同於俗。
四部丛刊景印石研亝翻宋治平监本
子部
·
儒家类
扬子法言
揚子法言十卷,漢揚雄撰,晉李軌、唐柳宗元、宋宋咸、宋吳秘、宋司馬光注。亦稱法言,凡十三篇:學行篇第一、吾子篇第二、修身篇
四部丛刊景印明钞本
子部
·
儒家类
说苑
說苑二十卷,漢劉向撰。敘錄云,向據皇家所藏說苑雜事,分類輯纂先秦至漢初史事傳說,雜以議論,參照民間流傳,加以編排,以類相
四部丛刊景印明嘉靖翻宋本
子部
·
儒家类
新序
新序十卷,漢劉向撰。成于陽朔元年。據漢書劉向傳,成帝時向「采傳記行事著新序、說苑凡五十篇奏之」。漢書藝文志儒家類亦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