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 志十二
郡縣
本卷(回)字数:1548

河南道 關西道 河東道 河北道 劍南道 江南道[03844] 淮南道 山南道 隴右道 嶺南道

開平元年,梁祖初開國,升汴州󿀁開封府,建名東京,元管開封浚儀陳留雍丘封丘尉氏六縣,至是割滑州酸棗長垣鄭州中牟陽武原作「武陽」,據殿本、本改。下文「其陽武、長垣、扶溝、考城等」中「陽武」同。舊五代史考異云:「案原本『武陽』訛『武陽』,今據唐書地理宋州襄邑曹州戴邑許州扶溝鄢陵陳州太康九縣隸焉。後唐復降[03845]󿀁汴州,以宣武軍󿀁額,其陽武長垣扶溝考城等四縣仍且隸汴州、其餘五縣却還本部。天福中,復升󿀁東京,復以前五縣隸之,󿀆並因之。單州單父縣󿀁輝州後唐同光󿀐年,復舊,隸宋州廣順中,割隸曹州

後唐長興󿀍年四月,中󿀂門下奏:「據十道圖,舊制以王者所都之地󿀁上,本朝都長安,遂以󿀁上。今宗廟宮闕皆在洛陽,請以河南道󿀁上,󿀁󿀐,河東道第󿀍,河北道第四,劍南道第五,江南道第六,淮南道第七,山南道第八,隴右道第九,嶺南道第十。」從之。[03846]

河南道

滑州酸棗縣 長垣縣 鄭州中牟縣 陽開縣「鄭州」原係小字,據會要卷二〇改成大字。「陽武」原作「武陽」,據殿本、本及會要卷二〇改。中牟、陽武屬鄭州,見新唐書卷三八地理志。 宋州襄邑縣 曹州戴邑縣 許州扶溝縣 鄢陵縣三字原無,據殿本、本、本書卷四梁太祖紀會要卷二〇補。 陳州太康縣 單州楚丘縣 碭山縣[03847] 汝州葉縣 襄城縣 臨汝縣 密州輔唐縣 濟州 濱州

關內道

京兆府奉先縣 武功縣 好畤縣 渭南縣 同官縣 美原縣[03848]華州洛南縣下五代史考異云:「案此文所載韓城、郃陽、澄城等縣,似不相屬,據歐陽史職方考,洛南故屬商州,周割屬華州,此本當是脫去洛南沿革小注,又脫去同州郃陽縣、澄城縣、韓城縣等大字,今無別本可校,姑仍其舊,附識于此。」 隴州汧陽縣 汧源縣影庫本粘籖云:「汧源,會要作『淇源』,今從歐陽史職方考改正。」 山縣 涇州平涼縣 臨涇縣 鄜州鄜城縣 咸寧縣 威州 衍州 武州[03849]

河東道

絳州 慈州隰州 儀州 解州 河中府稷山縣 慈州仵城縣 呂香縣

河北道

鎮州 幽州北平縣 滄州長蘆縣 乾符縣 無棣縣[03850] 弓高縣 博州武水縣 深州博野縣影庫本粘籖云:「博野,會要作『溥野』,今從歐陽史職方考改正。」 澤州 德州 泰州 雄州 霸州

劍南道

蜀州唐興縣 彭州唐昌縣

江南道[03851]

杭州臨安縣 福州閩清縣 蘇州吳江縣 明州望海縣 處州松楊縣 秀州 湘州原係小字,據殿本、本改成大字。舊五代史考異云:「案湘州二字原本誤作小字,連注文一段與秀州下注掃寫,文不相屬。考唐開元十道圖,潭、鄂等州原隸江南道,應以湘州另為一條作大字,其天福四年月馬希范奏云云作小注,今改正。」影庫本粘籖云:「以秀州置湘州,原本有脫誤。又馬希范奏以湘州改縣,不應附見江南道末,疑五代會要傳寫之訛也。今無別本可棱,姑仍其舊,附識于此。」會要卷二〇作「全州」。按本書卷七八晉高祖紀天福四年四月亦謂,改湘州縣為全州,從馬希范之請也。

淮南道

壽州 盛唐縣影庫本粘籖云:「盛唐,會要作『成塘』,今從歐陽史職方考改正。」

山南道

復州[03852] 果州 唐州慈丘縣 鄧州臨湍縣 菊潭縣 向城縣 商州乾元縣「元」原作「化」,據會要卷二〇、新唐書卷三七地理志改。 襄州樂

隴右道

秦州天水縣隴城縣 成州同谷縣 栗亭縣[03853]

嶺南道

潘州茂名縣」原作「」,據本書卷三梁太祖紀冊府卷一八九、新唐書卷四三地理志改。下注文中「茂名縣」同。 桂州純化縣 邕州影庫本粘籖云:「邕州」,會要作「雍州」,今從歐陽史職方考改正。 溥州[03854] [03855] [03856] [0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