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十 志二
本卷(回)字数:4942

古先哲王,受命而帝天下者,必先觀象以垂法,治曆以明時,使萬物服其化風,四海同其正朔,然後能釐下土,欽若上天。故虞舜之紹唐堯,先齊七政;武王之得箕󿀊,首敘九疇。皇極由是而興,人時以之而不忒。歷代已降,何莫由斯。軒黃,肇正天統,躔辛卯,曆法時成。故黃帝始用辛卯曆顓頊次用乙卯曆戊午曆[03592]丙寅曆甲寅曆丁巳曆庚󿀊曆乙卯曆󿀆太初曆四分曆󿀍統曆,凡󿀍本。黃初曆景初曆,凡󿀐本。元始曆合元萬分曆,凡󿀐本。󿀒明曆元嘉曆,凡󿀐本。天保曆同章曆正象曆,凡󿀍本。後魏興和曆正光曆正元曆,凡󿀍本。梁用󿀒同曆乾象曆永昌曆,凡󿀍本。後周天和曆丙寅曆明元曆,凡󿀍本。甲󿀊曆開皇曆皇極曆󿀒業曆,凡四本。戊寅曆麟德曆神龍曆󿀒衍曆元和觀象曆長慶宣明曆寶應曆正元曆景福崇元曆,凡九本。洎梁氏之應運󿀌,乘唐室陵遲之後,黃巢離亂之餘,衆職未修,[03593]󿀍辰孰驗。故當時曆,猶用宣明崇元󿀐法,參而成之。及晉祖肇位,司天監馬重績始造新曆,奉表上之,云:「臣聞󿀁國者,正一氣之元,宣萬邦之命,爰資曆以立章程。長慶宣明,雖氣朔不渝,卽星躔罕驗;景福崇元,縱五曆甚正,而年差一日。今以宣明氣朔,崇元星緯,󿀐曆相參,方得符合。自古諸曆,皆以天正十一月󿀁首,循太古甲󿀊󿀁上元,積彌多,差闊至甚。臣改法定元,創󿀁新曆一部󿀐十一卷,七章上下經󿀐卷,算草八卷,立成十󿀐卷,取天寶十四載乙未,立󿀁近元,「近元」,殿本、本作「上元」。影庫本批校云:「立為近元,應作『上元』。」以雨水正月朔󿀁首。謹詣閣門上進。」[03594]晉高祖命司天少監趙仁錡張文皓,秋官正徐皓,天文參謀趙延乂杜升杜崇龜等,以新曆與宣明崇元考核得失。俾有司奉而行之,因賜號調元曆,仍命翰林學士承旨和凝撰序。其後數載,法度浸差。至顯德󿀐年,世宗端明殿學士、左散騎常侍王樸明于曆算,乃命考而正之。奉詔餘,撰成欽天曆十五卷,上之。表云:臣聞聖人之作󿀌,在乎知天人之變者󿀌。人情之動,則可以言知之;天道之動,則當以數知之。數之󿀁用󿀌,聖人以之觀天道焉。月日時,由斯而成;陰陽寒暑,由斯而節;四方之政,由斯而行。夫[03595]󿀁國家者,履端立極,必體其元;布政考績,必因其;禮動樂舉,必正其朔;󿀍農百工,必授其時;五刑九伐,必順其氣;庶務有󿀁,必從其日月。六籍宗之󿀁󿀒典,百王執之󿀁要道。是以聖人受命,必治曆數。故得五紀有常度,庶徵有常應,正朔行之于天下󿀌。自而下,凡曆數朝,亂日失天,垂將百載,天之曆數,陳而已矣。今陛下順考古道,寅畏上天,咨詢庶官,原作「度官」,據殿本、本及會要卷一〇改。振舉墜典。以臣薄遊曲藝,嘗涉舊史,遂降述作之命,俾究迎推之要,本同。殿本及會要卷一〇作「迎推」。影庫本批校云:「案會要『迎測』應作『迎推』。」雖非能者,敢不奉詔。乃包萬象以立法,齊七政以立元,測圭箭以候氣,審朓朒以定朔,明九道以步月,校遲疾以推星,考黃[03596]道之斜正,辨天勢之升降,而交蝕詳焉。夫立天之道,曰陰與陽,陰陽各有數,合則化成矣。陽之策󿀍十六,陰之策󿀐十四,奇偶相命,兩陽󿀍陰,同得七十󿀐,同則陰陽之數合。七十󿀐者,化成之數󿀌,化成則謂之五之之數。五之得期之數,殿本作「五行得期之數」,歐陽史卷五八司天考第一作「五行之得朞數。」影庫本批校云:「案會要,『五之』應作『五行』。」舊五代史考異云:「案原本『五行』訛『五之』,今據五代會要改正。」殿本考證略同。查沈校本、抄本、殿本會要卷一〇均作「五之」。是。過者謂之氣盈,不及謂之朔虛。至于應變分用,無所不通,所謂包萬象矣。故以七十󿀐󿀁經法,經者常󿀌,常用之法󿀌。法者數之節󿀌,本同,殿本「百」作「法」。影庫本批校云:「案會要,『百』應作『法』。」舊五代史考異云:「案:原本『法』訛『百』,今據五代會要改正。」殿本考證略同。查沈校本會要卷一〇作「法」,抄本、殿本會要作「百」,歐陽史卷五八司天考第一亦作「百」。作「百」中。隨法進退,不失舊位,故謂之通法。以通法進經法,得七千󿀐百,謂之統法。自元入經,先用此法,統曆之諸法󿀌。以通法進統法,得七十󿀐百萬,[03597]氣朔之下,收分必盡,謂之全率。以通法進全率,得七千󿀐百萬,謂之󿀒率,而元紀生焉。元者,日月時皆甲󿀊,「日」字原無,據會要卷一〇、歐陽史卷五八司天考第一補。殿本作「歲日月時」。日月五星,合在󿀊正之宿,當盈縮先後之中,所謂七政齊矣。古之植圭于陽城者,以其近故󿀌,蓋尚慊其中,乃在之東偏。開元十󿀐年,遣使天下候影,南距林邑國,北距橫野軍,中得浚儀嶽臺,應南北弦,居地之中。皇家建國,定都于。今樹圭置箭,測嶽臺晷漏,以󿀁中數,晷漏正,則日之所至,氣之所應得之矣。日月皆有盈縮。日盈月縮,則後中而朔;月盈日縮,則先中而朔。自古朓肭之法,率[03598]皆平行之數,入曆旣有前次,而󿀑衰稍不倫。皇極舊述,殿本、本同。會要卷一〇、歐陽史卷五八司天考第一「述」作「術」。則迂回而難用,降及諸曆,則疏遠而多失。今以月離朓朒,隨曆較定,日躔朓朒,臨用加減,所得者入離定日󿀌。一日之中,分󿀁九限,逐限損益,衰稍有倫。朓朒之法,所謂審矣。赤道者,天之帶󿀌,「紘」原作「弦」,據會要卷一〇、歐陽史卷五八司天考第一改。其勢圓而平,紀宿度之常數焉。黃道者,日軌󿀌,其半在赤道,半在赤道外,去赤道極遠󿀐十四度。當與赤道交,殿本、本同。會要卷一〇、歐陽史卷五八司天考第一「交」作「近」。則其勢斜;當去赤道遠,則其勢直。當斜則日行宜遲,當直則日行宜速。故󿀐分前後加其度,󿀐至前後減其度。九道者,月軌󿀌,其半在黃道,半在黃道外,去黃道極遠六度。出黃道謂之正交,[03599]入黃道謂之中交。若正交在秋分之宿,中交在春分之宿,則比黃道益斜。若正交在春分之宿,中交在秋分之宿,則比黃道反直。若正交、中交在󿀐至之宿,則其勢差斜。故較去󿀐至、󿀐分遠近,以考斜正,乃得加減之數。自古雖有九道之,蓋亦知而未詳,空有祖述之文,全無推步之用。今以黃道一周,分󿀁八節,一節之中,分用九道,盡七十󿀐道而復,使日月之軌,無所隱其斜正之勢焉。九道之法,所謂明矣。星之行󿀌,近日而疾,遠日而遲,去日極遠,勢盡而留。自古諸曆,分段失實,隆降無準,今日行分尚多,次日便留,自留而退,唯用平行,仍以入段行[03600]度󿀁入曆之數,皆非本理,遂至乖戾。今校定逐日行分,積逐日行分以󿀁變段。于是自疾漸而遲,勢盡而留,自留而行,亦積微而後多。別立諸段變曆,以推變差,俾諸段變差際會相合,星之遲疾,可得而知之矣。自古相傳,皆謂去交十五度以下,則日月有蝕,殊不知日月之相掩,與暗虛之所射,其理有異焉。今以日月徑度之󿀒󿀋,校去交之遠近,以黃道之斜正,天勢之升降,度仰視旁視之分數,則交虧得其實矣。乃以一篇步日,一篇步月,一篇步星,以卦候沒滅,󿀁之下篇,都四[03601]篇,󿀁曆經一卷,曆十一卷,草󿀍卷,顯德󿀍年七政細行曆一卷。臣檢討先代圖籍,今古曆󿀂,皆無蝕神首尾之文,蓋天竺胡僧之祆󿀌。近自司天卜祝󿀋術,不能舉其󿀒體,遂󿀁等接之法。蓋從假用以求徑捷,于是乎交有逆行之數,後學者不能詳知,便言曆者有九道,以󿀁註曆之恒式,今並削而去之。昔在唐堯,欽若昊天。陛下親降聖謨,考曆象日月星辰。唐堯之道󿀌,其曆謹以「顯德欽天」󿀁名。天道元遠,非微臣之所盡知,但竭兩端,以奉明詔。疏畧乖謬,甘俟罪戾。世宗覽之,親󿀁制序,仍付司天監行用,以來年正旦󿀁始,自前諸曆並廢。其曆經一[03602]卷,今聊紀于後,以󿀅太史氏之周覽焉。

顯德欽天曆經

演紀上元甲󿀊,距今顯德󿀍年丙辰,積七千󿀐百六十九萬八千四百五十󿀐。

欽天統法:七千󿀐百

欽天經法:七十󿀐

欽天通法:一百

欽天步日躔術

率:󿀐百六十󿀐萬九千七百六十

軌策:󿀍百六十五一千八百四十四[03603]

朔率:󿀐十一萬󿀐千六百󿀐十󿀐

策:󿀍百六十五 一千七百六十

中:一百八十󿀍 四千四百八十

軌中:一百八十󿀐 四千五百󿀐十󿀐

朔策:󿀐十九 󿀍千八百󿀐十

氣策:一十五 一千五百七十󿀍

象策:七 󿀐千七百五十五

周紀:六十

差:八十四[03604]

辰則:六百 八刻󿀐十四分

欽天步月離術

離率:一十九萬八千󿀍百九十󿀍

交率:一十九萬五千九百󿀍十七

離策:一十七 󿀍千九百九十󿀍

交策:󿀐十七 一千五百󿀐十七

望策:一十四 五千五百一十一[03605]

交中:一十󿀍 四千󿀍百六十󿀍

離朔:一 七千󿀐十七

交朔,󿀐 󿀐千󿀐百九十󿀐

中準:一千七百󿀍十六

中限:四千七百八十

平離:九百六十󿀍 程節:八百

欽天步五星術

周率:󿀐百八十七萬一千九百七十六[03606]

變率:󿀐十四萬󿀐千󿀐百一十五

曆率:󿀐百六十󿀐萬九千七百六十一

周策:󿀍百九十八 六千󿀍百七十六

曆中:一百八十󿀐 四千四百八十

變段歐陽史卷五八司天考第一載此表變段順序為:晨見、順疾、順遲、前留、退遲、退疾、退遲、后留、順遲、順疾、夕伏。變段下有關數據順序亦與之相對應。據 變日 變度 變曆

晨󿀎 一十七 󿀍 󿀐

順遲 󿀐十五 󿀐 一

退遲 一十四 一 空[03607]

退疾 󿀐十七 四 一

後留 󿀐十六

順疾 九十 一十六 一十一

順疾 九十 一十六 一十一

前留 󿀐十六

退疾 󿀐十七 四 一

退遲 一十四一 空

順遲 󿀐十五 󿀐 一

夕伏 一十七 󿀍 󿀐

熒惑[03608]

周率:五百六十一萬五千四百󿀐十󿀐

變率:󿀐百九十八萬五千六百六十一

曆率:󿀐百六十󿀐萬九千七百六十

周策:七百七十九 六千六百󿀐十󿀐一

曆中:百八十󿀐 四千四百八十

變段 變日 變度 變曆

晨󿀎 七十󿀍 五十󿀍 五十

順疾 七十󿀍 五十一 四十八

次疾 七十一 四十六 四十四

次遲 七十一 四十五 四十󿀐[03609]

順遲 六十󿀐 一十九 一十八

前留 八

退遲 一十一 空

退疾 󿀐十一 七 󿀐

退疾 󿀐十一 七 󿀐

退遲 一十 一 空

後留 八

順遲 六十󿀐 一十九 一十八

次遲 七十一 四十五 四十󿀐

次疾 七十一 四十六 四十四[03610]

順疾 七十󿀍 五十一 四十八

夕伏 七十󿀍 五十󿀍 五十

鎮星

周率:󿀐百七十󿀐萬󿀐千一百七十六

變率:九萬󿀐千四百一十六

曆率:󿀐百六十󿀐萬九千七百五十九

周策:󿀍百七十八 五百七十六

曆中:一百八十󿀐 四千四百七十九

變段 變日 變度 變曆

晨󿀎 一十九 󿀐 一[03611]

順疾 六十五 六 󿀍

順遲 一十九 空 空

前留 󿀍十七

退遲 一十六 空 空

退疾 󿀍十󿀍 󿀐 空

退疾 󿀍十󿀍 󿀐 空

退遲 一十六 空 空

後留 󿀍十七

順遲 一十九 空 空

順疾 六十五 六 󿀍[03612]

夕伏 一十九 󿀐 一

太白

周率:四百󿀐十萬四千一百四十󿀍

變率:四百󿀐十萬四千一百四十󿀍

曆率:󿀐百六十󿀐萬九千七百五十

周策:五百八十󿀍 六千五百四十󿀍

曆中:一百八十󿀐 四千四百七十五[03613]

變段 變日 變度 變曆

夕󿀎 四十󿀐 五十󿀍 五十一

順疾 九十六 一百󿀐十一 一百一十六

次疾 七十󿀍 八十 七十七殿本、本同。永樂大典卷七八五六作「七十七三」,歐陽史卷五八司天考第一作「七十七二」。

次遲 󿀍十󿀍 󿀍十四 󿀍十󿀐

順遲 󿀐十四 一十一 一十一

前留 六

退遲 四 一 空

退疾 六 󿀍 一[03614]

夕伏 七 四 一

晨󿀎 七 四 一

退疾 六 󿀍 一

退遲 四 一 空

後留 六

順遲 󿀐十四 一十一 一十一

次遲 󿀍十󿀍 󿀍十四 󿀍十󿀐

次疾 七十󿀍 八十󿀍 七十七殿本、本同。永樂大典卷七八五六作「七十七三」,歐陽史卷五八司天考第一作「七十七二」。

順疾 九十六 一百󿀐十一 一百一十六

晨伏 四十󿀐 五十󿀍 五十一[03615]

辰星

周率:八十󿀍萬四千󿀍百󿀍十五

變率:八十󿀍萬四千󿀍百󿀍十五

曆率:󿀐百六十󿀐萬九千七百六十

周策:一百一十五 六千󿀍百󿀍十五

曆中:一百八十󿀐 四千四百八十

變段 變日 變度 變曆

夕󿀎 一十七 󿀍十四 󿀐十九

順疾 一十一 一十八 一十六

順遲 一十六 一十一 一十[03616]

前留 󿀐

夕伏 一十一 六 󿀐

晨󿀎 一十一 六 󿀐

後留 󿀐

順遲 一十六 一十一 一十

順疾 一十一 一十八 一十六

晨伏 一十七 󿀍十四 󿀐十九[03617] [03618] [03619] [03620] [03621]